学报编辑部赵贵森2020-2024任期
述职述廉述学报告
自2020年任现职以来,在中共校党委、校行政的领导下,在编辑部全体职工的支持和配合下,本人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等精神,认真体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精神、在河南安阳考察时重要讲话精神、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精神,以总书记提出的“坚守初心、引领创新,展示高水平研究成果,支持优秀学术人才成长,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为办刊的最高指引,紧密围绕学校战略部署,立足本职,扎实推进编辑部的各项工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 德、廉、学
5年来,本人结合本职工作,认真学习和践行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抗击疫情表彰大会和抗美援朝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程积极参加处级干部党史集体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自觉按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求,积极参加讨论和整改,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贯彻落实的自觉性、积极性,严格要求自己,以总书记提出的“高品质的学术期刊”为目标,确保正确办刊方向,坚持高质量办刊,努力打造一流学术交流平台。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人员回信的精神实质,紧密结合我校学报办刊实际,抓好贯彻落实,以实际行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各项工作制度。积极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的宗教和意识形态。
为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和业务能力,结合自身岗位和工作,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干部集体学习、科发院集体学习,以及统战部和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洛阳市委组织的学习,认真完成了河南干部网络学院自学内容。积极报名参加了河南科技大学“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精神,全面提升教育质量”专题网络培训班、“弘扬二十大精神 践行师德守初心”师德师风专题培训班、暑期师德师风线上培训班等,认真完成学习任务,足额完成了任期各年度的思想政治和专业技术继续教育学习任务。认真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把课堂思政融入教书育人。紧密联系自身工作和编辑部发展实际,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以及管理和决策能力。秉持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的优良传统,立足本职,积极投身抗疫战斗,围绕我市副中心建设踊跃参政议政。
在“严以修身”的基础上,本人自觉“严以律己、严于用权”,按照“一岗双责”、“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履行廉政建设责任。不断完善《食管疾病》办刊制度,坚持依法遵章办事,自觉接受组织和群众监督。本本分分为人,踏踏实实做事,严格要求自己。经手的财物、配置的资源和机会公开、透明。坚持团结、务实、为民的工作作风,做踏实人、为实在事。严守政治纪律,服从、服务于大局。围绕我校中心工作,密切联系和依靠群众,克服困难,保障分管工作的平稳运行和稳步发展。勤奋敬业,团结同志,积极参加本单位的各项集体活动,认真听取一线职工、服务对象的意见,积极务实的协调解决师生反映的问题。
二 能、勤、绩
(一)《食管疾病》创刊5周年期刊量化评价指标大幅提高
5年来,《食管疾病》编辑部和编委会克服创刊伊始、特色办刊等诸多挑战,坚定办刊方向,坚持办刊宗旨,办刊能力、办刊水平不断提高,期刊影响力、论文传播力稳步增长。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2024版)》,《食管疾病》最新的复合影响因子0.425,WEB即年下载率164,WEB下载量4.41万次,量效指数2.911。分别为2020年相应量化评价指标的1.21、2.98、1.60和1.52倍。
(二)改革创新办刊,学科效益显著
5年来,编辑部和编委会全体同仁,坚持守正创新,探索联合办刊、特色办刊的路子。坚持依靠学科,确立了学报学科双向发力、中英文两刊齐办的体制和格局;坚持服务学科,围绕我校学科特色,策划出版了食管癌国家重点实验室专辑、70周年校庆专辑,创设了是食管癌与微生态等特色栏目,及时编发了系列研究成果。为我校临床博士点、类器官芯片未来学院和一流医学学科创建等重大项目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4年,既是学报编辑部与医学学科正式联合办刊的第一年,也是《食管疾病》正式开始收版面费的第一年。全年收稿238篇,圆满完成了编委换届、新增审稿专家和增配兼职编辑等工作,为配合学科建设刊发了《专家共识》等我校领衔的系列研究成果,至今已累计收费5万多元,学科效益、经济效益持续提升。
(三)规范办刊,扎实前进,获社会各界认可
创刊5年来,《食管疾病》编辑部和编委会坚持规范办刊,稳步提高办刊能力、办刊水平。2020年取得出版许可和ISBN证书;2021年入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和《高级职称评审学术期刊参考目录》,两人参加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举办的第66期刊负责人岗位培训班,取得上岗资格;2022年成立第二届编委会、出版两期专辑、来稿突破200篇;2023年影响力指数学科排序前进22名、学校发文明确联合办刊机制、《ESOPHAGEAL CANCER》出刊;2024年入驻新华网-学术中国、荣获OA开放获取典范期刊,实现网络传播影响力指标翻倍(由2020年的55提高到164)。
(四)多措并举,保质保量完成出版任务
《食管疾病》自创刊以来,编辑部高度重视与编委会的沟通和联系,举办了三次编委会议,提出编委会成员“每年供稿1篇,审稿2篇,引用3次,宣传4次”等可操作性指标。通过编委创建、编辑入驻青年专家群等,不断加强与作者和审稿专家联系,壮大作者群,提高有效来稿率和稿件质量,扩大和优化专家队伍,发挥专家学术把关和论文提质作用。试行了论文抢审、编委工作通报、专题约稿会等措施,启动了每期杂志寄送编委、兼职编辑劳务兑现等工作。在与编辑部主任、主编充分沟通的基础上,制定例会制度、绿色通道发文制度、财务收支办法。逐步解决新刊运行中的人事协调、财务规范问题,为提高质量和效率提供根本保障。积极组织编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尽快适应专业性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开通了《食管疾病》新媒体微信公众号,努力扩大期刊的影响力。5年来,《食管疾病》共出版20期,刊发论文332篇,约350余万字,保质保量完成出版任务,圆满通过了历次的年度核验、社会效益自评、出版管理自查、期刊抽检等工作,期刊质量和编辑出版规范化程度稳步提高。
2024年,《食管疾病》文字复制比要求<15%;作者单位原则上应为地市级以上医院。增加了中医中药、基础医学编委等有专业背景的兼职编辑。对编委队伍进行了充实、优化,学科结构、层次结构更为合理。更新了期刊网站编委会专家、编辑岗位等内容。全年共编辑处理各类稿件238篇,出版《食管疾病》4期,刊登各类文章56篇,约70万字,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基金论文20余篇,基金论文比逐渐提升到50%左右。
(五)其他工作
5年任期内继续为基础与法医学院研究生、本科生授课,指导在读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就业4名,参与建设省优秀线上课程1门,完成司法鉴定案件近1000例。继续兼任河南科技大学司法鉴定中心质量负责人,主编中心管理体系文件,主持内部审核和法医DNA实验室,组织资质认定创建工作。在20年的现场评审中,负责汇报中心情况、组织现场实验。在学校支持、中心全体员工的努力下,我校鉴定中心在2020年顺利获得河南省司法鉴定机构资质认定证书。
20年被聘任为河南省DNA鉴定研判专家。21年换届连任九三学社河南省委法治委委员、洛阳市委委员,获社省委社情民意工作先进个人,撰写的《警惕和防范外资操纵我国标准》同时为省政协、九三学社中央和全国政协采用,撰写的《新生儿亲子鉴定增多亟待关注》获王凯省长、戴柏华副省长批示。22年任政协洛龙区第十届常委。23年任政协洛阳市第十四届常委,结合本职工作调研上报的关于科技伦理的社情民意信息为全国政协采用,获洛阳市政协优秀篇目、先进个人。
三 问题与方向
《食管疾病》发文量呈逐年下降趋势,平均每篇论文篇幅增加。应进一步调动专家、评委、编辑人员积极性,精选、精修、精编,打造精品,争取多发论文,发好论文。继续探索编辑部与编委会联合办刊体制,加强与编委会沟通联系,挖掘编委会联系行业、联系作者、联系专家的优势潜力,激发作者、专家积极性,扩大优质稿源,提升发文质量。
本刊骨干编辑队伍来年将面临换届、退休和续聘等问题,要早做准备,确保各项工作的延续性,确保办刊质量持续提升。注重借鉴学习自科版、社科版经验,严把政治关、程序关,在确保双合格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期刊质量。认真研究核心期刊评价指标,对标施策,力争早日把《食管疾病》办成特色鲜明、学术影响大的专业性期刊。
学报编辑部副主任 赵贵森 2024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