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春夜喜雨 出自:热爱生活浏览/评论:1,040/2 日期:2007年10月26日 15:50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第二十六条部分规定:1995年12月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是判别标点符号正误的依据。
所以我们讲“标点符号”就结合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12-13 批准发布 1996-06-01 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的“用法说明”部分,及《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以及《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进行,这三个规定,正好从一正一反为我们讲了各种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及错误种类。
一、句号
1.句号的形式为“。”。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2.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例如:
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样。
3.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例如:请您稍等一下。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句号的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句子而不句断。常见一段文字一逗到底。例如:
已经25岁了,我终于成为专业歌剧演员,遗憾的是,没唱几年歌剧,领导却让我改唱评剧,由于唱法路子不对而毁了嗓子,终于被迫离开我喜爱的舞台。(这一段文字是由三个句子组成的,“演员”和“评剧”后的标点应改为句号。)
(二)不是句子而用了句号。常见把一个句子拆成几个句子。例如:
1电视短剧《荷花》通过一个卖扇子的小女孩同小偷勇敢斗争的故事。表现了小女孩的纯洁、善良、勇敢的性格。反映了小女孩高尚的情操和美好的心灵。(这是一个单句,句子中间的两个句号应改为逗号。)
2产生经费紧张的原因,一个是实在缺得多。另一个是在经费使用效率上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是一个复句,句中的句号应改为逗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中文和外文同时大量混排时,为避免“。”“.”的传插使用,可编统统采用“.”。如:
计算所得的结果是48%.
这个句子可以翻译成He love sports.
2.“虽然……但是……”“尽管……但是……”两种句式,“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
二、问号
1.问号的形式为“?”。
2.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例如:
a)你见过金丝猴吗?
b)他叫什么名字?
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3.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例如:
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
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问号的误用主要是把非疑问句误作疑问句。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有“谁”“哪”“什么”“怎么”“怎样”等疑问词和带有“是……还是”疑问结构的句子里。例如:
1.他不得不认真思考企业的生产为什么会滑坡?怎样才能扩大产品的销路?(第1个问号应改为逗号,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2.关于什么是智力?国内外争论多年也没有定论。(前面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2.他独自走着,低着头,分不清天上下的是雨,是雪,还是雪珠儿?(句末的问号应改为句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选择问句问号的位置。一般情况下,两个选项之间用逗号,最后一个选项后用问号。例:
是英雄造时事,还是时事造英雄?
如果两个选项比较短,中间可以不用逗号。如:
你去还是我去?
2.选择问如果要强调两个选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项后都加问号。如:
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失了良心,明知故犯呢?
3.有时句子中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句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
请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句子的?
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
三、叹号
1.叹号的形式为“!”。
2.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例如:
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
b)我多么想看看他老人家呀!
3.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a)你给我出去!
b)停止射击!
4.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例如:
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叹号的误用多发生在语气舒缓的祈使句、陈述句和反问句中。例如:
1.小李——你呆着,不要到我这里来!(这是一个语气舒缓的祈使句,句末叹号应改为句号。)
2.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开拓技术市场,实行技术商品化,才能使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这是一个语气舒缓的陈述句,句末叹号应改为句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还有几点提示:
1.在表示极其强烈的感叹时,可以使用“!!”及“!!!”这样的叹号叠用形式。但用时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连在一起。示例:
她要揭露!要控诉!!要以死作最后的抗争!!!
2.带有强烈感情的反问句,允许问号和叹号并用,但是请注意:(1)要得体,不要滥用。(2)要使用半角标点,让它们连在一起。(3)建议问号在前,叹号在后。示例:
他抗议道:“你以为我会随便退出娱乐圈吗?!”
鲁大海:开除了?!
四、逗号
1.逗号的形式为“,”。
2.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3.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4.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例如:
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5.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
据说苏州园林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逗号的误用有5种情形。
(一)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顿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笑声,歌声,嬉闹声,响彻了山谷。(前2个逗号应改为顿号,第3个逗号应删。)
(二)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应当用分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要靠理论来指导。(“来源于实践”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分号。)
(三)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应当用冒号,而误用了逗号。例如:
我一面按照他的指示挖战壕,一面想,总司令身经百战,这一仗一定会打胜的。(“一面想”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四)不该停顿的地方用了逗号。例如:
总之,这部文集,触及了当代一系列重大的学术问题,相信有心的读者,会从中得到深刻的启示。(“文集”和“读者”后面的逗号应删。)
(五)该停顿的地方没有逗号。例如:
我在武汉听了毛委员演说三个月之后又在郑州听到某人对湖南农民运动的恶毒攻击……(“演说”“之后”后面都应加逗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第一”“第二”“第三”“其一”“其二”“其三”等表示序次的词语后面用逗号。
五、顿号
1.顿号的形式为“、”。
2.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用顿号。例如:
a)亚马逊河、尼罗河、密西西比河和长江是世界四大河流。
b)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均为直角的四边形。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用顿号隔开的并列词语可以充当各种句法成分。并列词语间的停顿,也可以用逗号。停顿较长时用逗号,停顿较短时用顿号,难以分清长短时,一般用顿号。顿号的误用主要有6种情形。
(一)非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
这几年,报刊上报道的因主持正义、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的人,也不是个别的。(“因主持正义”与“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因果关系,中间不应该用顿号。可以改为“因主持正义而被顶头上司打击报复”。)
(二)没有停顿的并列词语间误用顿号。例如:
他们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牛马”是合并式简称,没有停顿,不应用顿号。)
(三)不同层次的停顿都使用顿号,混淆了结构层次。例如:
中央顾问委员会秘书长、国家体委顾问荣高棠、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主席钟师统等应邀参加十佳运动员评选揭晓和发奖大会。 (3位领导人的名字,构成第1层的并列关系,荣高棠的两个职衔构成第2层的关系。第1层用逗号,第2层用顿号。不能都用顿号。)
(四)并列成分中又有另一层次的并列成分时,不能都用顿号。例如:
全国人大常委会又颁布了禁毒决定,对制造、贩卖、运输、非法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原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等,都作了严厉的处罚规定。(“非法持有毒品”和“原植物”后面两个顿号都用错了,应改为逗号。)
(五)相邻的数字连用表示一个概数,不能用顿号隔开。例如:
我们曾经去过六、七个这样的购物中心,看到二、三十位老人……(“六”、“七”连用表示概数;“二三十”即“20以上30以下”,也表示一个概数,都不能用顿号隔开。隔开了就变成“6和7个”、“2和30位”,意思就变了。)
(六)在一些题序后面误用了顿号。例如:
第一、第二、首先(顿号应改为逗号)。
(一)、(二)、(三)、(1)、(2)、(3)、①、②、③、(序号既然用了括号,或者本身就是圈码,后边就不必再加顿号。)
1、2、3、A、(顿号应改为下脚圆点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并列词语如果结合较紧,中间没有明显的停顿,不要用顿号分隔。示例:
长江中下游 上下班父母亲 男女青年 中小学生 红白喜事
离退休干部
2.并列词语间如果有较长停顿,或为了突出并列各项,也可以在并列词语间用逗号。示例:
严格的教育,严格的训练,严格的管理,使交警支队成为城市文明的一个标志。
3.相邻的两个数字表示概数,要用汉字数码,中间也不要加顿号。示例:
两三个 五六天 二十七八岁 六七点钟
4.相邻两个数字连用,有时不是表示概数,而是一种缩略形式,中间要顿号。示例:
初中一、二年级 国棉六、七厂 八、九两个月 退居二、三线
17、18号楼 102、103路无轨电车
5.并列的引语、并列的书名、并列的括号,中间使用顿号符合《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但作为一种技术处理,也可以不点顿号。因为引号、书名号和括号在视觉上有分隔作用。(提示:现行语文教材上多不加)示例:
(1)在这个句子里,“伟大”“光荣”“正确”都是形容词。
(2)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3)总复习中(1)(2)(3)三道题都是一元二次方程。
6.“一”“二”“三”“甲”“乙”“丙”等表示序次的词后用顿号。
六、分号
1 分号的形式为“;”。
2.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例如:
a)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b)在长江上游,瞿塘峡像一道闸门,峡口险阻;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每一曲,每一折,都像一幅绝好的风景画,神奇而秀美;西陵峡水势险恶,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3.非并列关系(如转折关系、因果关系等)的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例如:
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4.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也可以用分号。例如: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区域划分如下:
(一)全国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省、自治区分为自治洲、县、自治县、市;
(三)县、自治县分为乡、民族乡、镇。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判别分号用法正误,要掌握3条原则:(1)从层次上看,句号>分号>逗号>顿号;(2)分号不用在普通单句中;(3)分号一般用在并列复句里。被分号隔开的各分句中,至少应当有一组内部有逗号。
分号的误用主要有4种情形:
(一)并列词语间误用分号。并列词语间的停顿要用顿号或逗号,不能用分号。例如:
《茶馆》中人物的对话;《红旗谱》中环境的点染;《创业史》里的铺叙议论,都十分富有特色。(并列短语作主语,短语内的两个分号均应改为逗号。)
(二)非并列关系的单重复句内分句间误用分号。非并列关系的多重复句的第1层可以使用分号,为的是分清分句间的结构关系。单重复句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不能使用分号。例如:
去年12月13日,在河北省香河县公安局的配合下,通州区公安局破获了盗窃高压电线路铁塔塔材的案件;抓获犯罪分子二十余人。(句内分号应改为逗号。)
(三)不在第1层的并列分句间误用了分号。分句间用不用分号,要看并列分句是不是在第1层上,不在第1层上就不能用分号。例如:
对于一切犯错误的同志,要历史地全面地评价他们的功过是非,不要一犯错误就全盘否定;也不要纠缠历史上发生过而已经查清的问题。(第1层分界在“功过是非”的后面。“不要……”与“也不要……”之间不能用分号。)
(四)应该用句号断开的两个独立的句子间误用分号。例如:
这样的豪言壮语,究竟出自谁人之口呢?不是别人,正是林彪;它是赤裸裸的反马克思主义的谬论。(“林彪”后面的分号应改为句号,因为前后是两个独立的句子。)
七、冒号
1.冒号的形式为“:”。
2.用在称呼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同志们,朋友们:
现在开会了。
3.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例如、如下”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例如:
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
4.用在总说性话语的后边,表示引起下文的分说。例如:
北京紫禁城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和西华门。
5.用在需要解释的词语后边,表示引出解释或说明。例如:
外文图书展销会
日期:10月20日至11月10日
时间:上午8时至下午4时
地点:北京朝阳区工体东路16号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
6.总括性话语的前边,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例如: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冒号的误用表现为5种情形。
(一)“某某说”插在引文的中间,“说”字后面用了冒号。例如:
“唔。”老张一面听,一面应,一面伸手过来说:“你给我吧。”(“说”字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
(二)在没有停顿的地方用了冒号。例如:
我跳下车来,说了声:“忠爷爷再见!”就往家里走去。(“说了声”后面的冒号应删去。)
(三)在一个句子里出现了两重冒号。例如: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有三个重要因素:遗传、环境和教育。(第一个冒号应改为逗号。)
(四)该用冒号的地方没用冒号。例如:
企业长期亏损,出路只有一条,改革。(提示性话语“出路只有一条”后面的逗号应改为冒号。)
(五)冒号(:)误为比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有时也可以不用冒号而用逗号。示例:
他在讲话中指出,做伟大时代的创业者,必须立足本职岗位,矢专艰苦奋斗。
2.“问”“答”“说”“想”“认为”“指出”“宣布”“证明”“发现”“透露”“表明”“例如”一类动词的后面,如果宾语不长,这些词语后面没有什么停顿,可以不用标点符号。示例:
他说今天晚上不回来吃饭。
事实证明我错了。
3.冒号不能与“即”“也就是”一类词同时使用。示例:
对事故苗头实行“三不放过”:即没查出原因不放过,当事人和施工人员没有认识到后果不放过,整顿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八、引号
1.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
2.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用引号标示。例如:
a)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b)“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c)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兼备,充满生机”。
3.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用引号标示。例如:
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4.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也用引号标示。例如:
a)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b)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5.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例如:
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的‘紊'是什么意思?”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引号的误用有5种情形:
(一)上下引号不配套。即:有上引无下引或有下引无上引,单双引混用,上下引一顺,等等。
(二)竖行引文引号单双引号次序混乱(即一会儿先双后单,一会儿又先单后双)。
(三)引文末尾标点位置混乱。例如:
1古人云:“多行不义必自毙”。(整句引文,末尾的句号应置于引号里面。)
2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火种犹存。共产党人“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他们又继续战斗了。”(局部引文,末尾的句号应置于引号外面。)
(四)转述的文字加了引号。例如:
老太太说:“她儿子是个工人,出来好几年了,她是第一次来抚顺。”(删去引号,或将引号内第三人称的“她”改为第一人称的“我”。)
(五)带有特殊含义(比喻义或贬义)的词语未加引号。例如:
自私,不听从合理的指导,没有自尊心,都是性格上很大的弱点,这些弱点都是老牌的慈母送给她们孩子的恩物。(“慈母”和“恩物”都带有贬义,应当加引号。)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如果偶尔出现三层引号时,最里一层引用用双引号。
2.直接引用的“某某说”后的三种标点形式:
(1)用冒号。示例:
小明说:“我今天回家。”
(2)用逗号。示例:
“干什么?”小明说,“有事你就快说吧。”
(3)用句号。示例:
“你干什么去?”妈妈跟在我后面问。
间接引述的“某某说”后面的标点:
她看了报告回来说,最喜欢那里的一套衣服了。
3.既有直接引语,又有间接引语时,间接引用部分不用引号,直接引用的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示例:
他指出,科学是没有地域性局限的,“真正具有普遍性的是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以及形成这种科学技术的哲学思想”。
4.多段引用有两种处理方式:第一种,在每段的开头都用前引号,而只在最后一段的后面用后引号;第二种,变成楷体或仿宋体,每行缩一个或两个字,就不用再加引号了。
5.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如果引者是把引语作为完整独立的话来用,那么为了保持引语的独立完整性,末尾的标点应该放在引号之内。如果引者只是把引语作为自己的话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末尾的标点必须放在引号外面。示例:
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记住:“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骄傲,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九、括号
1.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 )”。此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号“〔 〕”和方头括号“【 】”。
2.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明。注释句子里某些词语的,括注紧贴在被注释词语之后;注释整个句子的,括注放在句末标点之后。例如:
a)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b)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括号的误用,除了不配套外就是位置不适当。
(一)句内括号放在了句外。例如:
唯心论历来反映剥削阶级的利益。代表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反动派的武器,反动派的宣传工具”。(列宁:《我们的取消派》)(括号应当放在句号前面。)
(二)括号离开了被注释的文字。例如:
不久,国民议会迁到法皇的内宫凡尔赛去(在巴黎城西南18公里)。(括号应放在“去”字前面。)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带括号的序次词“一”“二”“三”“甲”“乙”“丙”等不能再用顿号或逗号。
2.行文中补缺或订误,用方括号表示。示例:
这位挺有名气的歌星递过来的本子上草草写了几个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3.国际音标,用方括号表示。
4.公文编号中的发文年份,用六角括号标示。示例:
国务院国发〔2000〕23号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九款对公文中的数字用法作了明确的规定。
5.作者的国籍或朝代,用六角括号标示。示例:
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是〔法〕斯汤达的《红与黑》。
“一江春水向东流”,语出〔宋〕柳永《虞美人》。
6.行文中的注释序号,用六角括号标示。若最大的序号不超过两位数,一般用圈码①②③。
7.尽量避免括号套用,同一形式的括号不得套用。必须套用时,可采取六角括号与圆括号配合使用。里面圆括号,外面六角括号。示例:
〔须臾(yú)〕片刻,一会儿。
8.工具书的条目,用方头括号标示。示例:
【标点】biāodiǎn ①标点符号。②指给原来没有标点的著作加上标点符号。
十、破折号
1.破折号的形式为"——"。
2.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a)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b)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3.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例如: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4.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例如:
"呜——"火车开动了。
5.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例如: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
——环境声学;
——环境光学;
——环境热学;
——环境电磁学;
——环境空气动力学。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破折号的误用有4种情形。
(一)破折号的前后两部分所指不相同。例如:
他久久地凝视着庭园中央——这张X光片子的主人。(“庭园中央”与“这张X光片子的主人”所指的概念不相当。)
(二)把补充说明误作并列分句而未用破折号。例如:
二氧化碳和水在合成车间,叶绿体里发生奇妙的变化。(“合成车间”就是“叶绿体”,且语义的重点在后者,所以,“合成车间”后面的逗号应改为破折号。)
(三)破折号误为两个—字线(--)四个半字线(----)或一个化学单键号(—)。
(四)破折号不能误作—字线或半字线。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是括号中的内容可以不读出来,但折号后面的内容必须读出来。
2.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示例:
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
十一、省略号
1 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3.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例如: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
4.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省略号的误用,除了形状不合规定(不是6个连点)外,还有两种情形。
(一)省略号前后保留了顿号、逗号、分号。例如: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省略号前后的标点均应删去。)
(二)省略号与“等”、“等等”并用。例如:
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省略号后面的“等等”和句号,应当删去。)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一个或几个自然段文字的省略,诗行的省略,可以用独居一行的十二个小圆点标示。
2.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冒号、叹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冒号、叹号应该保留。
3.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
4.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去掉。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应该省掉。
5.列举之后的煞尾,“等”的后面可以带有前列各项的总计数字。示例:
我们这学期开设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五门课程。
特别提示:句末省略号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而且不能单占一行。
十二、着重号
1.着重号的形式为“.”。
2.要求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明。例如:
事业是干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着重号的常见差错:
1.着重号和引号误用,应该用引号的地方却用了着重号。
2.滥用着重号。如果一个句子里处处都加着重号,那反而都不重要了。
十三、连接号
1.连接号的形式为“-”,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三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
2 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a)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复方氯化钠注射液,也称任-洛二氏溶液(Ringer-Locke solution),用于医疗和哺乳动物生理学实验。
3.相关的时间、地点或数目之间用连接号,表示起止。例如:
a)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b)“北京--广州”直达快车。
c)梨园乡种植的巨峰葡萄今年已经进入了丰产期,亩产1000公斤~1500公斤。
4.相关的字母、阿拉伯数字等之间,用连接号,表示产品型号。例如:
在太平洋地区,除了已建成投入使用的HAW-4和TPC-3海底光缆之外,又有TPC-4海底光缆投入运营。
5.几个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例如:
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连接号的形式为一字线“—”(占一个字的位置)。连接号还有另外3种形式,即长横“——”(占两个字的位置)、半字线“-”(占半个字的位置)和浪纹“~”(占一个字的位置)。要注意区分它们的使用场合。
(一)连接两个相关的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用一字线。如:原子—分子论,中国—芬兰协会。(也可以用半字线,但不要用长横。)
(二)连接相关的地点、时间表示走向或起止,用一字线。如:北京—上海特快列车。鲁迅(1881—1936)。(前者也可以用长横,后者也可以用浪纹,但不要用半字线。)
(三)连接相关的汉字或外文和阿拉伯数字表示产品型号,用一字线。如TPC—3海底光缆,东方红—75型拖拉机。(也可以用半字线。)
(四)连接相关的项目表示递进式发展,用一字线。如: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也可以用长横或箭头号“→”。)
(五)标准代号规定用一字线。如:《标点符号用法》GB/T15834—1955,国内统一刊号CN11—1102/1。(用了半字线也不算错,但不要用长横。)
(六)连接相关的阿拉伯数字表示范围,用浪纹。如:2500万元~3000万元,-36℃~-8℃。(也可以用—字线,但不要用半字线或长横。)
十四、间隔号
1.间隔号的形式为“•”。
2.外国人和某些少数民族人名内各部分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列奥纳多• 达•芬奇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3.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例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物理学》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间隔号的误用有两种情形:
(一)间隔号误为顿号。例如:大卫、里嘉图(误用了顿号就成为两个人了。)
(二)间隔号误为下脚圆点号。例如:
“3.15”消费者日(误用了下脚圆点就成了小数点。准确的用法是,改阿拉伯数字为汉字数字,不加中圆点。)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外国人名如果是外文缩写与中文译名并用,外文缩写字母后面不用中文间隔号,应用下角点。示例:E.策勒尔 D.H.劳伦斯
2.外国人名如果有两个缩写部分,要么都用中文,要么都用外文字母。示例:副总裁比•哈•帕蒂 副总裁B.H.帕蒂。
3.用月日数字表示历史事件或节日,如果是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要用间隔号,并且加引号。其他月份则不加间隔号,是否加引号,视知名度而定,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件或节日,不必加引号,示例:五四运动
二七大罢工 五一劳动节 六一国际儿童节 八一建军节 一二•九运动
一•二八起义 “五一六”通知
4.由媒体创造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事件的形式,予以认可,但不要把这种形式扩大到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节日。示例:“3•15”消费者保护日 “12•25”抢劫案 “3•20”重大交通事故
十五、书名号
1.书名号的形式为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
2.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等,用书名号标示。例如:
a)《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你读过鲁迅的《孔乙己》吗?
c)他的文章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
d)桌上放着一本《中国语文》。
3.书名号里边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边一层用单书名号。例如:
《〈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图书编校质量差错认定细则》“标点符号”部分指出:
书名号(《》〈〉)是表示文化精神产品的专名号。书名号的误用主要是使用范围扩大化。
(一)书名(包括篇名)、报纸名(包括板块、栏目名)、期刊(包括栏目名),以及其他文化精神产品(电影、戏剧、乐曲、舞蹈、摄影、绘画、雕塑、工艺品、邮票、相声、小品等)的题目可用书名号外,非文化精神产品不能使用书名号。例如:物质产品名、商品名、商标名、课程名、证件名、单位名、组织名、奖项名、活动名、展览名、集会名、称号名等等,均不能使用书名号,用了要计错。
(二)丛书名一般使用引号;习惯上多使用书名号,也不算错,但要注意:丛书名称为一个词的,连同丛书加书名号,如《五角丛书》;丛书名称是短语的,只把短语加书名号,如《当代农村百事通》丛书。
(三)书名号里面的名称要与实际名称相符。如《人民邮电》报,《求是》杂志。
《出版校对培训教程》提示:
1.三层书名号套用时,最里一层用双书名号。
2.单书名号不可用数学符号大于号和小于号代替。
3.书名、篇名如果要用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示例:参见《现汉》第234页 《沙》剧的布景设计
4.丛书名用书名号,至于“丛书”一词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外面,要看图书本身书名(主要指封面)是否有“丛书”字样。
5.书籍、报刊的版本、版别的位置。因为不是书刊名称本身,只是一个注释说明,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紧跟在书名号后面,或放在书名前面。示例:
发行《咬文嚼字》(学生版) 订阅中文版的《读者文摘》 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45页
6.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草案”“初稿”“试用稿”之类字样,如果包括在文书标题之中,则应放在书名号里面。这类字样在书名号里面是否括注,依据原件模式。示例:
规定《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
发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初稿》
7.报社、杂志名,如果着眼于单位,指称报社、杂志社、编辑部,一般不用书名号。如果指的是那个文字载体本身,用书名号。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用,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加书名号。示例:
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今后《新闻出版报》将开辟专栏,公布评比结果。
《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
8.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示例: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微积分》教材。
十六、专名号
1.专名号的形式为“______”。
2.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标示。例如:
司马相如者,汉蜀郡成都人也,字长卿。
3.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为了跟专名号配合,这类著作里的书名号可以用浪线“~~~~~~~~”。例如:
屈原放逐,乃赋,左丘失明,厥有。
附一:标点符号的位置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中间不能断开。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上下居中。
4.着重号、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下边,可以随字移行。
附二:直行文稿与横行文稿使用标点符号的不同
1.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下偏右。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3.引号改用双引号“ ”和单引号“ ”。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附三:栏目名加书名号还是引号
栏目名加书名号还是引号,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咬文嚼字》月刊于2006年第9期开展了一场讨论。笔者参与了这场讨论。争论的结果,编者的意见倾向于使用书名号。问题是从2004年高考全国卷的一道选择题开始的。这道选择题的C选项是这样的:
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
“幸运52”是中央电视台由李咏主持的一个栏目。当时的标准答案规定这是个错误的选项,理由是栏目名用书名号错了,应改为引号。
《咬文嚼字》2006年第9期在《百家会诊》栏目展开了关于“栏目名加书名号还是双引号”的讨论,编辑部这加了一则《编者附言》,全文如下:
栏目名既可用引号,又可用书名号,两种用法都有理。由于规范的“缺席”,看来短时间内,两种意见很难统一。
我刊提到栏目名,多加引号,偶用书名号,也不统一。但是经过讨论,我们认为,从系统性、逻辑性的角度讲,用书名号能更清晰地标示栏目的性质——精神文化产品,能更好地体现书报刊层级系统的一致性。因此,我刊决定,从本期起,碰到栏目名统一使用书名号。
另外,我们也认为将“书名号”改为“作品号”更合理。让我们共同期待,国家标准能早日完善标点符号的使用规范。
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出版校对培训教程》中明确规定:栏目名要用书名号。
(未经作者同意,不得用于任何纸媒体,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